1.5 可用性(Availability)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
另一个重要的话题是容错。
如果你只使用一台计算机构建你的系统,那么你的系统大概率是可靠的。因为一台计算机通常可以很好的运行很多年,比如我办公室的服务器已经运行很多年而没有故障,计算机是可靠的,操作系统是可靠的,明显我办公室的电源也是可靠的。所以,一台计算机正常工作很长时间并不少见。然而如果你通过数千台计算机构建你的系统,那么即使每台计算机可以稳定运行一年,对于1000台计算机也意味着平均每天会有3台计算机故障。
所以,大型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个大问题,那就是一些很罕见的问题会被放大。例如在我们的1000台计算机的集群中,总是有故障,要么是机器故障,要么是运行出错,要么是运行缓慢,要么是执行错误的任务。一个更常见的问题是网络,在一个有1000台计算机的网络中,会有大量的网络电缆和网络交换机,所以总是会有人踩着网线导致网线从接口掉出,或者交换机风扇故障导致交换机过热而不工作。在一个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,各个地方总是有一些小问题出现。所以大规模系统会将一些几乎不可能并且你不需要考虑的问题,变成一个持续不断的问题。
所以,因为错误总会发生,必须要在设计时就考虑,系统能够屏蔽错误,或者说能够在出错时继续运行。同时,因为我们需要为第三方应用开发人员提供方便的抽象接口,我们的确也需要构建这样一种基础架构,它能够尽可能多的对应用开发人员屏蔽和掩盖错误。这样,应用开发人员就不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可能发生的错误。
对于容错,有很多不同的概念可以表述。这些表述中,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可用性(Availability)。某些系统经过精心的设计,这样在特定的错误类型下,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行,仍然可以像没有出现错误一样,为你提供完整的服务。
某些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提供可用性。比如,你构建了一个有两个拷贝的多副本系统,其中一个故障了,另一个还能运行。当然如果两个副本都故障了,你的系统就不再有可用性。所以,可用系统通常是指,在特定的故障范围内,系统仍然能够提供服务,系统仍然是可用的。如果出现了更多的故障,系统将不再可用。
除了可用性之外,另一种容错特性是自我可恢复性(recoverability)。这里的意思是,如果出现了问题,服务会停止工作,不再响应请求,之后有人来修复,并且在修复之后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,就像没有出现过问题一样。这是一个比可用性更弱的需求,因为在出现故障到故障组件被修复期间,系统将会完全停止工作。但是修复之后,系统又可以完全正确的重新运行,所以可恢复性是一个重要的需求。
对于一个可恢复的系统,通常需要做一些操作,例如将最新的数据存放在磁盘中,这样在供电恢复之后(假设故障就是断电),才能将这些数据取回来。甚至说对于一个具备可用性的系统,为了让系统在实际中具备应用意义,也需要具备可恢复性。因为可用的系统仅仅是在一定的故障范围内才可用,如果故障太多,可用系统也会停止工作,停止一切响应。但是当足够的故障被修复之后,系统还是需要能继续工作。所以,一个好的可用的系统,某种程度上应该也是可恢复的。当出现太多故障时,系统会停止响应,但是修复之后依然能正确运行。这是我们期望看到的。
为了实现这些特性,有很多工具。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:
一个是非易失存储(non-volatile storage,类似于硬盘)。这样当出现类似电源故障,甚至整个机房的电源都故障时,我们可以使用非易失存储,比如硬盘,闪存,SSD之类的。我们可以存放一些checkpoint或者系统状态的log在这些存储中,这样当备用电源恢复或者某人修好了电力供给,我们还是可以从硬盘中读出系统最新的状态,并从那个状态继续运行。所以,这里的一个工具是非易失存储。因为更新非易失存储是代价很高的操作,所以相应的出现了很多非易失存储的管理工具。同时构建一个高性能,容错的系统,聪明的做法是避免频繁的写入非易失存储。在过去,甚至对于今天的一个3GHZ的处理器,写入一个非易失存储意味着移动磁盘臂并等待磁碟旋转,这两个过程都非常缓慢。有了闪存会好很多,但是为了获取好的性能,仍然需要许多思考。
对于容错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是复制(replication),不过,管理复制的多副本系统会有些棘手。任何一个多副本系统中,都会有一个关键的问题,比如说,我们有两台服务器,它们本来应该是有着相同的系统状态,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,这两个副本总是会意外的偏离同步的状态,而不再互为副本。对于任何一种使用复制实现容错的系统,我们都面临这个问题。lab2和lab3都是通过管理多副本来实现容错的系统,你将会看到这里究竟有多复杂。